畜禽糞便制造生物有機肥的技術 |
![]() |
近年來我國農村畜禽養殖業發展很快,有家庭戶養、也有企業規?;B殖的。所生產的畜禽肉制品,極大的豐富了城鄉居民的菜藍子。但是,我們也應看到,畜禽養殖所產生的污水、糞便,特別是規?;B殖會產生大量糞便和污水,如果管理不當,會造成對養殖場周圍的環境污染,使蚊蠅大量滋生,還會污染周圍的水源,嚴重制約了畜禽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。
我們知道,這些畜禽糞便中含有豐富的粗蛋白、粗脂肪、粗纖維、礦物質及鈣、磷、鉀、氮等營養成分,是生產價廉質優的有機肥的主要原料。千百年來農民采用各種傳統的方法加工成有機肥。但是傳統漚糞制肥存在肥效低、有害微生物殺滅不徹底等現象。而用它來生產生物有機肥,是利用現代微生物技術,以畜禽糞便為主,麩皮、花生殼粉、作物秸稈等為輔料作為載體,接入具有多種高效有機物分解功能的、由多種有益微生物菌株復合而成的發酵基菌種,用攪拌的方法將菌種和畜禽糞便充分攪勻,使微生物菌種接入到畜禽糞便中,再經過快速升溫、發酵、腐熟、除臭等一系列無害化處理后,制造出來的生物有機肥。
它是農業生產技術的一大革命。被我國農業部確定為“引進國際先進農業科學技術”,屬農業部 “948”項目,目前已在我國華北、華中等畜禽養殖大省推廣。
今天,我們就以雞糞為例,向大家介紹這種制造生物有機肥的技術。
一、生物有機肥的特有功效
生物有機肥與傳統堆漚的而成的畜禽糞便有機肥不同,它有下面這些特有的功效:
(一)增肥抗病。生物肥中含有大量具有固氮菌、解鉀菌、解磷菌、酵母菌、放線菌等的功能菌,能固氮、解鉀、解磷,分解粗蛋白等,它們在它們快速繁殖時,會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,減少土傳病害的發生,刺激作物生長,提高作物的抗病性能。
(二)培肥地力。生物有機肥中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能疏松土壤、增強土壤透氣性,改善土壤團粒結構,提高保水保肥性能,培肥地力。
(三)改善農產品品質。生物有機肥養分全面,并兼具多種生物活性,施用后能明顯改善農產品品質,用于生產有機食品、有機農產品,能提高農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。
二、制造生物有機肥的過程
(一)微生物發酵基菌種混合物的制作
制造生物有機肥,就要用生物發酵基作菌種,我們在這兒采用的是HM發酵基。為了將HM發酵基里的固氮菌、解鉀菌、解磷菌、酵母菌、放線菌、巨大芽孢桿菌、枯草芽孢桿菌等10余種有益微生物菌種,更加均勻的與雞糞接觸,一般將一袋100克HM的發酵基平均分成五個等份,每一份20克,在每一份HM發酵基中,加入1-1.6千克左右的麥麩或豆粕等輔料,充分混合均勻,我們把它叫做菌種混合物。這樣每份菌種混合物可以發酵200千克左右雞糞。
(二)兩種制造方法:
畜禽糞便生物有機肥的制造,可以分為靜態加工和動態加工兩種方法。
1、靜態加工制造生物有機肥的技術:
靜態加工生物有機肥,是在田間地頭由農民自制生物有機肥,它方法簡單,便于操作,投資少,適用于小型養殖專業戶操作。
(1)、雞糞和輔料的準備
選擇一塊地面平坦、沒有積水、30平方米左右的空地,將雞糞和輔料分開堆放。
為了便于菌種混合物能均勻地和雞糞混合,我們將1000千克雞糞,也平均分成五個等份。每個等份約200千克左右。
一般以顆粒狀或粉狀的麥麩、花生殼粉等為主要輔料,如采用玉米秸稈、棉花桔桿等做輔料,則要先將它們切成5-10厘米的長度,過長會使攪拌不方便。加入輔料的目的是調節雞糞的含水量和碳氮比,增加發酵物的透氣性。
(2)、建造發酵平臺
雞糞和輔料準備好后,要根據環境和農戶實際情況,建造發酵平臺。
建發酵平臺時要選擇向陽、平整、地勢較高、避開風口,便于操作的地方。先挖若干條平行的通風溝,溝寬30厘米,深30厘米,溝梁寬20厘米。將樹枝、竹條、秸稈等橫鋪在溝梁上,形成一個底部透氣的發酵平臺,這樣便于通風供氧。因為HM發酵基里面的有益生物菌群屬于好氧菌種,只有在氧氣充足情況下才能將發酵物更好地腐熟。
發酵平臺建好了,下面我們就可以進行靜態加工生物有機肥的制造了。
(3)、操作步驟
取一份菌種的混合物均勻地撒在準備好的雞糞上,攪拌均勻。攪拌過程中要將雞糞的含水量調到60%左右,即抓一把雞糞在手里,握緊成團,指縫間可見水但不滴水。松開手,輕輕一碰就散開了,這樣的含水量就可以了。如果含水量太高,要在雞糞上撒入麥麩、玉米秸稈等輔料來降低雞糞的含水量;如含水量太低,應添加新鮮的雞糞或撒些水。將攪拌好的雞糞堆積在發酵平臺上。
用同樣的方法處理另外四堆雞糞,全部堆在一起。這時高度約1-1.2米,長和寬均為1.5-2米見方,堆肥的體積一般在1.5立方米。
(4)、發酵過程的管理
在發酵過程中,對溫度的控制非常重要。溫度過低,達不到腐熟的標準;溫度過高,堆肥的養分容易損失。堆肥內的溫度是從外表向內30厘米以里為準。因此,測量溫度用的溫度計,它的金屬桿要長于30厘米,在測量時,要插入堆肥內30厘米以上,才能正確的反映堆肥的發酵溫度。
發酵溫度和時間的要求:
堆肥結束后,雞糞就進入第一次發酵階段。它會自動升溫到55℃以上,維持5到7天,這時就能殺死大部分寄生蟲卵和有害菌,達到無害化處理標準。過3天左右翻一次堆,這有利于透氣、散熱、腐熟均勻。
發酵7-10天后,溫度自然降到50℃以下,由于在第一次發酵過程中有些菌種會因高溫失去活性,需要第二次發酵時。再次加入5-8千克的菌種混合物,攪拌均勻。這時次將水分控制在50%左右。如抓一把雞糞在手里,握緊成團,手心潮濕,指縫間無水滲出,說明水分合適。
第二次發酵的溫度要控制在50℃以下,經過10-20天,堆肥內溫度就下降到40℃以下了,這就達到了腐熟標準。
(5)、發酵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
用靜態方法制造生物有機肥的過程中,應注意:
在發酵物表面覆蓋一層10厘米左右的細碎秸稈或撒一層過磷酸鈣,可以減少氨氣的蒸發,避免養分的損失。
發酵過程中若遇大風,頂部要覆蓋秸稈等透氣物,以減少水分的蒸發和溫度的散失。
畜禽糞便存放時間過長或廄肥中秸稈、雜草較多,糞便較少,可適當加些菜籽粕、尿素或者新鮮雞糞,增加氮的含量,調高碳氮比,加快發酵速度,提高肥料質量。
堆肥的pH值應控制在5.5-8.5,如果堆肥pH值低于5.5,就是過于偏酸性了,可適當添加生石灰進行調節。
應盡量避免在梅雨季節,露天制造生物有機肥,以免水分太高。
如堆肥發酵過程中出現水分偏高,透氣性差,可在發酵堆的中間插幾根秸稈幫助透氣。
當生物有機肥的顏色變為深褐色或黃褐色,堆肥內部的有機肥表面附有大量的白色菌絲,無生雞糞、無蛆蟲、無臭味,并帶有輕微的氨味,這時用靜態方式制造的生物有機肥已達到腐熟標準。就可以直接在田地作基肥或追肥使用了。
以上介紹的是用雞糞小規模靜態加工制造生產生物有機肥方法,農戶可以根據不同糞源,場地大小和對肥料的需求量,應地制宜,來合理地安排生產。
2、 動態加工制造生物有機肥技術:
動態加工制造生物有機肥技術主要適用大、中型養殖企業處理畜禽糞便。它運用先進的工藝和設備對雞糞進行快速處理,使之快速升溫、快速發酵腐熟,制造出高效生物有機肥。
(1) 廠址選擇
動態加工制造生物有機肥,廠址應建在交通方便,遠離工礦企業污染較大、排水良好的場地。廠址旁邊應有公路,以方便雞糞、輔料、產品等大宗物資的運輸。
要有清潔、衛生的水源。
保證有充足的電源。
智能高溫好氧污泥處理設備主要是對畜禽糞便、廚余垃圾、生活污泥等廢棄物進行高溫好氧發酵,利用微生物的活性對廢棄物中的有機質進行生物分解,使其達到無害化、穩定化、減量化、資源化利用的一體化污泥處理設備。
智能高溫好氧污泥處理設備工作原理為將廢棄物(畜禽糞便、廚余垃圾、生活污泥等)、生物質(秸稈及鋸末等)以及回流物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勻,使含水率達到設計要求60-65%后進入立體好氧系統,通過調節原料的水分、氧氣含量和溫度變化,使物料進行充分的好氧發酵分解,分解過程中釋放的熱量能夠使污泥自身溫度增高,溫度最高能夠達到80℃,污泥中的水分隨著溫度的上升被蒸發,部分有機物被分解,從而使污泥堆體體積減小,到達污泥的減量化處理。智能高溫好氧污泥處理設備通過通風、充氧、攪拌等作用控制溫度在55~60℃之間,達到污泥發酵處理的最佳溫度,在此溫度時,能夠使污泥堆體中的大量病原菌和寄生蟲死亡,同時利用除臭系統對排放的氣體進行生物臭味,達到污泥無害化處理的目的。污泥高溫好氧發酵后得產品,可用于土壤改良、園林綠化、垃圾填埋覆蓋土等。
產品特點:
1、高溫好氧發酵,利用高溫生物菌技術,能耗低,運行成本低;
2、設備占地面積小,自動化程度高,一人操控即可完成發酵處理過程;
3、通過生物除臭設備實現氣體達標排放,不產生二次污染;
4、設備主體采用不銹鋼特殊材質,減少腐蝕,壽命長;
5、主體保溫設計,輔助加熱確保低溫環境下設備正常運行;
6、處理后的生活污泥、廚余垃圾、畜禽糞便用于加工有機肥,實現資源化利用。
|